艺术传播的当代场境及传播策划(全文)

当前位置: 主页 > 时尚传播 > 艺术传播知识 >

艺术传播的当代场境及传播策划(全文)


栏目: 艺术传播知识   作者:佚名   热度:

  第二媒介时代、Web2.0时代,视觉文化、消费主义文化,诸如此类,从媒介技术和文化交往两个维度构成了视觉艺术传播活动的当代场境。媒介技术变革直接促成了新媒体艺术产生、艺术交往互动关系新的建构、艺术在视觉上的迷恋。媒介技术变革又从其引发的“文化场所的”翻天覆地变化,间接地对艺术的面貌产生深刻影响,比如后现代艺术及艺术的产业化、波普化等潮流发生。艺术传播的当代场境,是传播策划在当代的立足点和着眼点,也是传播策划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所在。
 
  艺术发展到当代,新的媒介技术及其文化症候,为艺术传播构筑崭新场境,并深刻影响着今日艺术形态、艺术生态。然而,“媒介的‘内容’,好比是一片滋味鲜美的肉,破门而入的窃贼用它来涣散和转移看门狗的注意力”①,即使在今天,艺术传播也远未赢得足够的关注。
  
  艺术传播,指围绕艺术作品,对其文本艺术信息所进行的传播。“媒介即信息”。麦克卢汉宣称,是媒介在影响“我们理解和思考的习惯”。比如博物馆是17、18世纪西方盛行的艺术展览传播方式,而当今已不再是艺术传播的主流途径。
  
  今天这个时代,在媒介技术及文化交往两个层面,呈现为以第二媒介、Web2.0时代②以及视觉文化、消费主义文化的典型症候。这为艺术传播提供了意味深长的当代场境,为艺术的传播策划提供了充分的动力和场域。
  
  第二媒介时代及web2.0时代,是以信息方式(mode of information)为历史坐标,对我们这个时代的标记,其媒介技术变革及复杂的媒介传播体系,是当代艺术传播首要场境。
  
  媒介技术及其传播,形成了特定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决定了作为人类交往重要内容和形式的艺术。媒介技术,一方面从技术层面,改变艺术的传播形式、规模、速度、周期,另一方面,从文化交往层面,改变当代人对艺术的接受方式、审美趣味、欣赏习惯。
  
  在以报刊书籍(纸质媒体)和广播电视媒体为主导的中心化传播时期,有限制作向众多消费者传播。在这种 “播放模式”(波斯特语)下,艺术传播呈现为一种权威话语。在欧洲大陆的现代派艺术得到现代艺术市场哺育之前,教皇、宫廷、贵族垄断了绝大部分的艺术生产和传播。希特勒时期,纳粹可以将现代派艺术家视为“疯子和颓废派”,排挤其“畸形的胡涂乱抹”作品出德国统治区域③。
  
  在Web2.0及第二媒介时代,艺术传播可以说开始真正进入平等、民主时期。以信息高速公路及卫星技术与电视、电脑、电话等传播模式为主导,每个人都成为信息的制作者、者。艺术的传播变得更为鲜活、生动,活力四射。
  
  其一,新媒体艺术的产生。新媒体艺术,并非简单的指与旧媒介形式相对的艺术,而是指现代电子技术、数字传播技术、互联网通讯技术基础上,形成的数码艺术、网络艺术等新的媒介技术支撑的新艺术。新媒体艺术模糊了艺术和媒体的关系,媒体成为艺术新的艺术表达语言。
  
  其二,全新的艺术“交往传播关系” 构造。依托高像数的数码摄影、摄像,艺术作品迅即数字化;依托信息高速公路、卫星技术转瞬即数字化传播到电视、电脑、手机等媒介终端广泛传播;依托新媒介载体,数字博物馆、数字展览,形成了拟真化的艺术传播。全球著名的萨奇画廊在互联网建立的面向全球青年艺术家的“我的画廊”,获得了全世界追逐艺术梦的青年艺术家的积极响应④。
  
  其三,艺术在视觉上的迷恋。艺术进入机械复制时代,本雅明即注意到复制技术带来的传播效应,即艺术原作韵味的消散,这实际上表现出新时代一种仿真性的肤浅满足。视觉传播媒体终端的发达,促成了当代艺术在形式创新愈演愈烈,进入了比酷,比炫的角逐游戏中。
  
  其四,艺术传播进入“人人网”的时代。智能手机作为全媒体广泛使用,腾讯QQ、微信、微博即时地对艺术通过视频、图像、文字进行现场和转发评论,每个人都可以作为了艺术信息的生产者、传播者。传统意义的专业创作者、传播者、管理者应该怎样去面对?
  
  媒介,尤其是视像媒介大发展,极大地延伸人的感知功能,加大人对媒介的依赖。“文化发生的场所”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视觉文化及消费主义成为当代文化的一种典型症候,构成当代艺术传播活动的另一典型场境。
  
  无论从阿瑟・C. 丹托的“艺术的终结之后”,还是到W・J・T.米切尔的“图像理论”及其“图像转向”,抑或尼古拉・米尔佐夫的“视觉文化导论”,无不显露出视觉绘画、视觉符号、视觉图像等在以视觉为中心的视觉信息中形成独有的视觉文化。信息符号媒介的“可视化”变革,使得人类的“信息符号系统”起了根本性的变化。当代文化逐渐脱离了以语言为主导的理性主义形态,日益转向以形象、影像为中心的感性主义的形态⑤。
  
  视觉文化“图像霸权”初露端倪的最显著特点,就是把本身非视觉性的东西视像化,报刊、书籍中图片猛增、幅面加大;电视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道具;电话成为全媒体,能拍照、能上网、能可视通话。图、文地位微妙替换,图像辅助识字(如新中国脱盲教育及幼儿早教,都重视看图识字的方式)到文字沦为图像的注解(如电视剧,甚至于戏剧,都配上了字幕);文学作品价值在于影视觉改编。企业、商品,乃至城市及其文化体育活动,都在进行标志和VI设计、会标、海报和吉祥物的设计和传播。
  
  “尽管图像表征问题一直存在,但是它现在则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影响着文化的每一个层面,从最为高深精微的哲学思考到大众媒介最为粗俗浅薄的生产制作无一幸免”。⑥ 艺术家的图像生产和作品传播,无可避免卷入视觉文化产业体系,以满足当代文化工业视像产品的生产和日常之物美化的生活需求。
  
  消费主义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体现在人们的核心消费,不是商品和服务的功能性的使用价值,而是精神性的“符号象征意义”,不是为了实际需要的满足,而是在被大众传媒等制造出来、刺激起来的欲望的满足。伴随消费大众形成,“富裕的人们不再像过去那样受到人的包围,而是受到物的包围” ⑦ 。同时,物质商品的消费“脱物化”倾向明显,大众消费向娱乐、信息服务、教育、健康等服务消费转移,精神方面增长明显。
  
  “在那些现代生产条件无所不在的社会中, 生活的一切均呈现为景象(spectacles) 的无穷积累”⑧,法国哲学家德波阐述了消费社会的形象霸权。文化大众、享乐主义、消费欲望和都市空间,使得视觉因素僭越其他因素成为文化的主因。物质性的消费被精神性的消费所取代,商品拜物教转向“形象拜物教”。美国文化理论家杰姆逊说, 审美进入日常生活, 就是形象的大规模复制和生产。艺术家作为专门图形图像创意者,这个行业,在今天无比重要而需求广泛.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上一篇:试论传统美学与视觉传达设计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