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故事的来龙去脉

当前位置: 主页 > 文学故事 >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故事 > 西游记故事 >

“西游”故事的来龙去脉


栏目: 西游记故事   作者:佚名   热度:

  明代小说家吴承恩创作的长篇神话小说《西游记》,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书中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童叟皆知。事实上,早在《西游记》成书之前,“西游”故事就已经在民间广为流传了。我们熟知的唐僧师徒四人的形象是如何产生的?在没有影视剧的古代,“西游”故事又是如何传播的呢?

  

  西游故事的源头

  众所周知,“唐僧取经”是《西游记》故事情节的雏形和发端。唐僧的原型,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唐代高僧玄奘。《西游记》中唐僧取经的故事,就来源于玄奘取经的真实历史事件。

  公元629年,玄奘为了探求佛法的真义,决定到当时的佛教圣地天竺(古印度)求学。他从长安(今西安)出发,穿越河西走廊,过星星峡、流沙河,再穿越吐鲁番盆地、塔里木盆地,登上帕米尔高原。一路上,他穿越多个沙漠,曾连续多日滴水未进;他忍受过高寒缺氧,曾亲历天山雪崩,可谓九死一生。但是,他凭借坚强的毅力,克服了无数艰难险阻,终于抵达天竺。在那里,他拜访著名寺院,刻苦求学,受到当地人们的欢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名震天竺,17年后才回到大唐。

  成书于唐贞观二十年(公元646年)的《大唐西域记》,由玄奘口述、其弟子辩机编撰,记载了玄奘从长安出发西行,游历西域的所见所闻,是我国古代历史、地理、民族学方面的重要文献。与小说《西游记》中的情节不同的是,玄奘西行时不仅没有帝王送行,还是偷渡出去的,但是由于他取得的成就,唐太宗不但没有治他的罪,还在当时的长安城专门为他设立了讲经的地方,组织人协助他翻译经书,这对当时文化的交流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从玄奘取经到《西游记》

  回到大唐的玄奘,受到了人们的尊崇,有关“玄奘取经”的故事也开始在民间逐渐流传开来,最早的故事都和玄奘在西域的艰险历程有关。玄奘的两位弟子写成的《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也是记述玄奘西行的取经事迹,但对他的成就加入了很多夸张和渲染,书中插入了大量有神话色彩的故事,使故事的传播性大大增强。此后,取经故事不断被加工、润色,离真实情况越来越远。

  我们在一些早期的壁画、文献中,可以看到早期“西游”故事的流传轨迹,也能发现唐僧和3个徒弟的形象并不是同时出现的。迄今发现最早描绘唐僧取经故事的画作,出现在敦煌、安西、榆林石窟的壁画中,一共有6幅,画面中不仅有唐僧,还有“猴行者”,也就是后来的孙悟空。刊行于南宋时期的《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已经具备了《西游记》的雏形。书中记载的“猴行者”取代唐僧,成为故事的主角,其中的“深沙神”就是沙僧的前身,但故事中并没有出现“猪八戒”的形象。元代的《西游记平话》中,不仅有“车迟国斗圣”的故事,与《西游记》的记述大体相同,还出现了“沙和尚”以及“黑猪精朱八戒”的形象,其故事与吴承恩所著的《西游记》非常接近。

  诸多证据表明,唐僧取经的故事在民间流传极广。广东省博物馆收藏的元代磁州窑褐彩唐僧取经图枕,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当时“西游”故事在民间的普及,以及百姓对这个故事的喜爱。从宋到明,“西游”故事也在戏剧舞台上不断演绎,并在元杂剧中第一次被命名为《西游记》。

  

  孙悟空形象的由来

  到了明代,吴承恩根据民间流传的唐僧取经故事,在历代平话(话本体裁之一)、戏曲的基础上,融入深刻的社会主题,创作出规模宏大的神话小说《西游记》,使师徒4人的形象更加丰满,尤其是孙悟空的形象,可以说是大放异彩。

  孙悟空的形象,也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据资料记载,在吴承恩的家乡,自古淮水为患,很早就产生了与治水有关的神话。传说,大禹治水时收服的淮水神无支祁,原是一个神通广大的猴精,后来被镇锁在淮阴龟山脚下。这一神话从唐代开始流传,在历代传奇中都有记载。唐代的《古岳渎经》中就记录了这个故事。此后,从宋元话本到元明杂剧中,都能看到无支祁传说演化的痕迹。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也指出了无支祁传说与孙悟空形象之间的关系,他说:“明吴承恩演《西游记》,又移其神变奋迅之状于孙悟空,于是禹伏无支祁故事遂以堙昧也”。

  

  《西游记》故事的普及

  小说《西游记》成书后,“西游”故事更加丰满,但其在民间的流传,还是以各类戏剧和画作、图册等为主。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上一篇:《西游记》里玉兔主人并非嫦娥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