镌刻在麦积山石碑上的历史印记

当前位置: 主页 > 传统文化 > 中国民俗文化 >

镌刻在麦积山石碑上的历史印记


栏目: 中国民俗文化   作者:佚名   热度:

镌刻在麦积山石碑上的历史印记

  麦积山全景

镌刻在麦积山石碑上的历史印记

  麦积山开除常住地粮碑

镌刻在麦积山石碑上的历史印记

  瑞应寺全景(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

  张萍 马千

  在延绵的秦岭山脉最西端,矗立着一座与敦煌、云冈、龙门齐名的中国著名石窟寺、首批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地之一的天水麦积山石窟。以精美的塑像闻名于世,被人们誉为“东方雕塑陈列馆”。在历史时空中,麦积山还隐藏了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

  现藏于麦积山东崖入口处(现编168窟)《麦积山开除常住地粮碑》,为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所立。通高121厘米,宽70厘米,厚22厘米。碑首方形,正中竖列阴刻双钩篆书“大明”二字。碑面左右线刻二方连续草叶纹图案。姚隆远撰书。首行刻碑题。碑文楷书十八行,满行三十字,保存完好,字迹清晰。

  此碑文讲述了隐藏在麦积山众多不为人知的故事,寺田的纷争、开凿年代、佛教的兴起及其优美的环境和人文精神等。

  碑文记载

  历史上麦积山瑞应寺的寺田纠纷不断。碑文:“舊(旧)设常住田三百二十亩,皆脊薄山岗,隂(阴)寒陡磵,春回暑际,霜落秋前,所出不過(过)燕麦小荞等,寥寥山僧,多拾野菜资生”,记载旧时有常住田(就是官府赐给寺院僧人用于僧人生活和维护寺院正常收支的田地,不能变卖或作其他用途)三百亩,但土地贫瘠,多产燕麦小荞等作物。由于麦积山地处秦岭西端的北麓,属第三季红砂岩,特有的丹霞地貌和茂密的植被,形成别具一格的自然景观。周边土地贫瘠,加之地气阴冷,不利于耕田农作。仅种的种类有燕麦和小荞等,产量低,只能是广种薄收。衰败的寺院经济不能供给更多的寺僧。加之兵荒重困,寺僧无法正常生活,万般无奈之下,众僧也逃走过半,致使“法堂前,草深一丈”,仅存僧人只能以野菜充饥。

  据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宝鉴大禅师石塔铭载:“……第五代主持能信□(建)□(立)……”可知,寺僧能信是麦积山继寂空大禅师之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前后麦积山第五代住持,也是一位高僧,从嘉靖年间开始一直到崇祯十五年健在,在麦积山修行,主持修建宝鉴大禅师和寂空大禅师石塔,记录宝鉴大禅师于嘉靖六年(1527年)修建古桥(栈道),发愿心凿洞窟的事情,为麦积山瑞应寺的佛事活动和寺院经济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另有麦积山瑞应寺天王殿墙壁面嵌宋《四川制置使司给公田据碑》载:“……(寺)田土开禧兵火以后并皆荒芜□□□□□□□□□前所收租利尽资非用乞据没入官理作屯田耕种以用赡军……”。宋代麦积山所秦属州(天水古称秦州)属陕西路,是当时军事要冲,为宋金交战的前沿阵地,麦积山瑞应寺远在秦州东南山林间,与川陕相通。秦州为金国所侵,原有一切被战争破坏,为能持久抵抗金兵,宋军在湫池一带屯田供养军队。瑞应寺田产因战争已失去大半,所余田产又被强征作屯田供养军队,寺中赡养僧众已成问题,后经瑞应寺住持赐紫明觉大师重遇和胜仙寺僧智演十多年反复申诉,呈请发还,后由四川制置使司准判归还,并出以《给田公据》。后巡道范学颜(明代万泉县举人,时任陇右道巡察秦州政治、司法等)征寇驻寺时,看到寺院萧条败落的景象,向寺僧问及寺院香火之事,能信哭泣道来缘由,范老公愤慨“寺田几何追呼不免,此地方官之羞也”。立即免去常住粮。地方值州守毛凤冠也乐意促成此事,即刻开除详文,告知乡里,不得混催比缴,立碑为据。

  直至刊于寺院大殿前廊山墙内,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立《麦积山瑞应寺常住香火田地四至碑记》载:“……东至天池坪高岭为界南至老□(庵)大梁为界西至廟(庙)溝(沟)梁为界北至前灣石堡为界……”,划定了寺院田地的范围。此碑是麦积山寺田唯一个有明确划分寺田的碑记,为今后寺田经济有了可靠的保障和依据,避免了寺田的纷争。

  开凿年代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上一篇:从打通关陇到贯通“丝路”

下一篇:嘉峪关的长城文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