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鉴钧瓷心神怡

当前位置: 主页 > 时尚传播 > 艺术珍品欣赏 >

手鉴钧瓷心神怡


栏目: 艺术珍品欣赏   作者:佚名   热度:

手鉴钧瓷心神怡

  钧瓷始于唐兴于宋,因宋徽宗时期在禹州城古钧台附近建立官窑而得名。宋代钧官窑只为皇家烧制瓷器,故工艺十分苛求,从取坯到成品,约有七十二道工序,每道都严格把关。 
  钧瓷最大的特色是让人叹为观止的釉色窑变,五彩渗化,趣味天然,再加上窑变中釉面呈现各种雅致的纹线,神奇绝妙,巧夺天工,所以有“窑变无对、钧瓷无双”之赞叹。虽然当代钧瓷艺术发展喜人,佳品迭出,亲炙一件近千年前的钧瓷仍是笔者的梦想,须知多少此方面专家一生都无此机绿,毕竟它的存世量极少,有幸存者也已被世界各大博物馆收藏,可望而不可即。 
  奢望竟于2008年4月圆梦成真。这是一个温和的春日,我在南通享有盛名的范氏后人的住宅楼里,承蒙主人殷殷介绍,终于眼见手抚到梦寐中的宝瓷——一件造型简朴、工艺精美的钧窑笔洗。 
  当藏宝人打开宝盒、掀开丝绢盖头的刹那间,我的目光便凝结了,它的釉色仍然是那样鲜明夺目,仿佛如昨日刚出窑一般。细观釉彩,天青中寓碧蓝,碧蓝中见天青,果然是釉色交融,自然流变。再目鉴其型,口径浑圆,洗壁走势自然外撇,内凹圆润,体现出道法自然的特质。用放大镜侦察,壁内兔丝纹清晰,网状“橘眼”呈朱砂红色,状若凸起,抚摸则滑润无痕;壁外“蚯蚓走泥纹”明显,此种不规则的流动纹线,正是钧瓷独具的特色。尤其是釉料窑变中由内而外呈现一朵红斑在圆弧上,更增添了釉面的美感。此种窑变之斑,恰是当年手工拉坯的老艺人的绝活。此刻春阳临窗,我捧洗至窗口在光照中鉴赏,洗壁内呈五彩斑斓之色,兔毫纹若金银丝喷射,令人目眩、神旺、陶醉,此美魅之境,真的是“画师笔拙,丹青难绘”,而诗人更难用语词来形容,古人有诗赞叹它“夕阳紫翠忽成岚”,只不过略道其一二而已。 
  笔洗虽属文玩,却是古文人的文房必备之物,故列在文房四宝之后,颇受文人重视。尺量这件洗,口径11厘米,高3.7厘米,属小巧玲珑型,当深得文人的青睐,不知范氏先祖诗文大家范仲淹可否用过此笔洗?如用过,这当是他来苏北率领民工筑堤捍海后的遗留之物。范仲淹调任后,范系亲属当有一支留在苏北,或是留在南通,故现今在范氏后人家藏中发现此件宝瓷也就不足为怪了--这是无法考证的设想,但范公堤遗迹尚在,这样的设想也非空穴来风,无论如何,此件钧窑笔洗经过几多专家的法眼,都给予了“难得之宋精品”这样高的评价啊。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上一篇:水晶带链子花篮

    下一篇:国宝级树叶纹盏现身广州博物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