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国社会的现实是,人们既失去了自己的文化,又无力超越自己的文化。
2012年,偶然来到仅有二十几个学生,却聘任了十余个美国教授任教的上海兴韦学院。学院创办人陈韦明告诉我:兴韦近期最大的梦想,就是找到合适的国学教师,开设国学原典课程。“中华文明的原典智慧,可以帮助孩子们在未来保持内在的信心与平静。”
陈韦明是改革开放以后,哈佛大学最早和最年轻的中国大陆毕业生。我当时大惑不解,问道:既如此,为什么要花这么大的代价,引进原汁原味的国际课程呢?回答是:“因为他们的舞台在国际。”
渐渐才悟出,陈先生的方向感实在很好,课程架构所指向的,正是当代中国学子最为迫切的两件事:建立自我,突破自我。因为今天中国社会的现实是,人们既失去了自己的文化,又无力超越自己的文化。
那么在今天的中小学,亲爱的校长,为什么你的学校需要嫁接国际课程?
除了像兴韦一样基于学生未来的需要,还有人是因为家长的选择:中国家长越来越懂得“不要背不动的书包,要有带得走的能力”,在这样的背景下,国际课程在中国的蓬勃兴旺,就是更多需求选择的结果。
还有人是因为学校创新的必要:中国人对“什么是好的教育”常常大的方向感很好,但如何去到那里?学校需要更多的结构性、支撑性设计,国际课程,无疑在这方面有较大的先行优势,所以引进、消化、改造,成为当下学校课改的一大潮流。
然而,却极少有人意识到,这其中,还包括中华文化自身发展与演进的需要。
那是什么呢?简单一点的答案,是传统文化所带来的思维习惯、培养目标需要被学校课堂所推动的转型。从状元及第、学而优则仕的思维,转换为“行行出状元,路路通罗马”的思维;从培养所有人学孔融效岳飞的思维,转向培养一个个彼此不同,却又更加完整、更加丰富的自我实现的人;从培养“循古例法先人”不越雷池半步的守成者,到培养敢于提出问题并善于解决问题的创新型人才……
更深层次的答案,是我们的文化需要在全球化的时代重新被点亮。学校怎么做?正如龙应台所说——要“知己知彼”。知己,即帮助学生决定什么是自己安身立命、根深叶茂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知彼,即帮助学生有能力用别人听得懂的语言、看得懂的文字、理解得了的逻辑,去呈现、重构那些自身文化基因里,在这个时代依然有生命力的价值。
所以教育的国际化,就是要找到“别人能理解的方式”;同时也推动自身的文明通过验证获得信心,通过融合获得更新;以及,在这个“人人都是国际人”的时代,通过人人都能理解的方式,让“君子和而不同”、“圣人为而不争”,这些几千年来对多数人“知行两张皮”的价值观,在21世纪获得落地与新生。
(文章选自《新校长》2015年第3期,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下一篇:教育的广度与深度
相关推荐
- 名目繁多的兴趣班、集训考级撑起的暑假快乐吗?
- 高分考生入读职校引热议,职业教育贯通培养为何广受青睐?
- “板凳男孩”方宇翔:没有腿一样军训与“奔跑”
- 人民日报四问校外培训乱象④:校内减负校外增负怪圈怎么破
- 人民日报四问校外培训乱象③:要深挖病根更要对症下药
- 人民日报四问校外培训乱象②:这是教知识 还是教套路
- 人民日报四问校外培训乱象①:这是做教育 还是做生意
- 为何高考成绩总在“晚上”公布?其实为了考生好,非常贴心
- 在线教育喜忧参半
- 做教育,对母亲意味着什么?做母亲,对教育意味着什么?
- 每5个中小学生中就有一个小胖墩儿,专家详解肥胖防控怎么做
- 高考灰生态
- 人民财评:“后高考经济”,热浪下更需冷思考
- “双减”风暴来袭,教育培训暑期档凉凉,对托育市场有何影响?
- “双减政策”严压 教培“凛冬”如何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