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刻本价值因何重于黄金?

当前位置: 主页 > 传统文化 > 中华文脉 中国文脉 >

宋刻本价值因何重于黄金?


栏目: 中华文脉 中国文脉   作者:佚名   热度:

  2020年12月2日的一场拍卖会上,宋代出版的王安石文集、宋龙舒本《王文公文集》和《宋人佚简》三卷,以2.6335亿元人民币成交,成了目前最贵的古籍。

  其实不只现当代出现的宋刻本价值高,早在明朝的时候,宋刻本已经是一页千金的价格,有“寸字寸金”之说。民国时期的收藏家朱文钧为了收一本宋代拓本《醴泉铭》,竟然卖掉了沈周和文徵明两位的书画合璧之作《云山图》凑钱。

  如今,宋刻本多以页为单位拍卖,可见其价值。那么,宋刻本价值在书籍界因何重于黄金呢?

  目前中国能收集到的宋刻本

  总量不超过1200部

  真正的出版业开端大概在隋唐时期,那时候只是小量印刷,主要出版佛经等。在纸张、内容、印数与传播度上都属于初期阶段,所以流传版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雕刻、印刷技艺成熟,书籍的真正大量出版,是在宋朝。宋版书有三种纸张为材料:麻纸、竹纸、皮纸,其中最常见的是竹纸。我国自晋代开始大量造纸,造纸术在宋代更加精良。苏东坡在《东坡志林》中说:“今人以竹为纸,亦古所无有也。”可见宋代造纸主要是用竹,这也是宋刻本为什么大多出自两浙、四川与福建的原因。曾经有“福建本几遍天下”一说。

  竹纸缺点是制作工艺复杂,中间要经过十几道工序才能完成,优点是制作很快,催生了刻本的数量,但闽南天气潮湿,刻本发霉、虫蛀的可能性非常大,这也是宋刻本的巨大损失之一。

  宋代除竹纸之外,还有一种“椒纸”,椒纸是用椒将纸染了一遍,这种纸不怕虫蛀,所以现在留存的宋刻本,椒纸很多。

  时光荏苒,千年光阴,这其中,有战乱,有天灾,有人祸等许多不可控因素,所以宋刻本虽然丰富,数量也多,在经过了如此长时间的毫无保存意识的过程中,大部分渐渐流失掉了。物以稀为贵,有幸流传下来的,就成了善本、珍本,甚至是孤本。

  根据最新的《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统计,目前存世的宋刻本大约有3500部,其中有一大部分已经流于海外,分别收藏在世界各地。目前中国能收集到的宋代刻本,总量已经不超过1200部,每找到一部,几乎就会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宋代刻本在当时只是普通的书籍,所以上层与民间皆有收存,许多民间的刻本没有得到保护,经过了漫长岁月,再次出现在当代的时候,已经是残本,甚至只有几页。

  在这个逐渐失散的过程中,宋代蜀刻薛涛的《锦江集》五卷本全部失传,宋代吕大防和李坖所刻的原本《华阳国志》也在元代战乱中流失。

  近几年的拍卖市场上,出现的也都是残本残页,宋刻本已经损毁至此,留存下来的,就成了珍贵的收藏品、一页难求的至宝。

  内容上乘

  为推动宋代诗词与文化做出卓越贡献

  宋代文化与文学方面的书籍得到了大力的发展,国民的文化水平迅速上升。后来成为全民教材的《三字经》《百家姓》都出自宋刻本。

  在没有书籍的时代,人们无法接触到文化与知识,识字也就无用。但是在宋代,刻本发行量巨大,读书买书看书方便,大大增强了底层识字度,宋代文化繁荣,宋词、宋诗口口相传,宋人有幸,在文化的熏陶下,成就了封建史上的文学高峰。

  宋刻本的出版,不仅印刷宋词、宋诗,还对唐代许多大诗人的作品进行了整理与出版。许多唐代的诗人虽然出名,但都是口口相传,作品集极其稀少,诗人老去或者故去后,就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有的大诗人,受条件限制,甚至在当代并没有很大的名气,比如杜甫。

  宋真宗、仁宗两朝,刻本盛行,书社林立,有人开始刻印杜诗,杜诗大面积出现在市面上。《杜诗详注》中写:“仁宗嘉祐年间,王琪守吴郡,在姑苏刻了家藏的《杜工部集》二十卷,印了一万本,而‘世人争买’。”

  张高评在《杜集刊行与宋诗宗风》中写,宋代刊行的关于杜诗的版本有129种,1240卷以上,大大增加了杜甫的知名度。就连杜甫的生平考证,年谱编纂修订,都是在宋代才成型。在刻本的推动与传播下,杜甫奠定了诗圣的地位,成为诗词史上不可逾越的高峰,如果没有宋刻本的大力推行,杜甫的许多诗或许被淹没在历史的烟尘里,那将是人类怎样的损失?

  除杜甫外,宋代的黄庭坚、陈师道等诗词大家都出过集注与刻本,学子们以刻本为途径,或从杜甫的律诗得到启蒙,或追随黄庭坚的文风。后来的杨万里,就扬言始终会追随黄庭坚。陆游诗对偶工整,也沿袭了杜诗的严谨。

  出版繁荣,便极容易被做成生意,而生意,更便于将文化流向市场与底层。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上一篇:几多雅事消溽夏:古人避暑的衣食住行

下一篇:皇家古建屋顶上的神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