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旅游颇为讲究,携带很多游具。很有生活情趣的张岱就说:“凡游以一人司会,备小船、坐毡、茶点、盏箸、香炉、薪米之属,每人携一簋、一壶、二小菜。游无定所,出无常期,客无限数。六人则分坐二舟,有大量则自携多酿。”(《琅嬛文集》卷二)真是雅致又随性的趣味之旅。竟还有人在旅游时携带烟火助兴,明代的李日华就在日记中记载,他和朋友出游,携带歌伎和歌童,“游者鼓吹间作,丝肉杂陈,亦有以火花烟爆佐之者。”(《味水轩日记》卷二)
古人旅行如何发“朋友圈”?
不像今人有微博微信朋友圈,古人纪念出行的方式就是写文和绘画,比如收到海量赞誉之词的四大名楼。写文是为纪念,更是为博出彩,写得好自然就流传开来,也算给自己和名景打广告。画画就等同于拍照,古人常用山水画记录美景,草木皆有情,有心即成景。早期的山水旅游画以人物为主、以山水风光为辅。人与景相和,人物可大可小,景致可远可近。同咱们现在的拍照是一个道理。隋唐时,人们旅游的思想已是更注重于景,看见特别美的景物时,常醉心其中,只画山水而不入人像。一幅美妙的画作,既能回忆过去,又能陶冶身心,岂不美哉?当然古人的画作更多追求意境之美,跟实际可能会有所出入,可以看作古代版的美图秀秀。部分驴友还会把诗刻在石碑上,当作“到此一游”。古代出行虽不如当代这样方便快捷,但正因如此,才更能让人静下心来体会领悟旅途中的风景,留下更多的传世佳作。
古人的旅游是一种深度参与、全身心投入、慢节奏享受的文化体验过程。这种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衷于通过旅行来丰富人生体验、寄寓精神追求的人生态度值得我们学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上一篇:“器以藏礼”的青铜匜
相关推荐
- 中国学者"海淘"敦煌文献15载:让流散的文化瑰宝"回家"
- 爷爷留下的传家宝,是70年代末的“头版小人书”
- 探访嘉峪关新城魏晋墓群六号墓
- 历史眼丨巧用谐音,景泰县取名趣谈
- 天祝铜牦牛 甘肃“第一牛”
- 传说刘伯温 在陇南 也斩过龙脉
- 张掖肃南:清明祭英烈 传承红色精神
- 以“中国笔墨”书写新时代长征史诗 ——甘肃积极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 历史眼丨唐玄宗做了个怪梦才有了正宁县之名
- 兰州人创造的奇迹 背冰上山栽活白塔山上第一批树苗
- 张家川马家塬遗址战国戎人车舆复原展举办
- 兰州“八办”纪念馆——文物里的红色故事
- 甘肃携秀美风光和经典非遗闪亮登场
- 南古城 一个王朝远去的背影
- 组织领导声势浩大的反帝反封建斗争——记土地革命时期的中共兰州特别支部